周易知识库
首页 > 周易哲学 > 天干地支

十二时辰与地支 十二时辰叫法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一)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十二时辰与地支 十二时辰叫法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一)

十二时辰计时,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种计时方式,源于十二地支。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对应的十二时辰就有了更加优雅的叫法——夜半、鸡鸣、日出、平旦、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种优雅的叫法源于古代先民的智慧,是借助自然现象和生活习性来最终确定的。

子时,优雅叫法【夜半】,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23:00-01:00);

丑时,优雅叫法【鸡鸣】,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01:00-03:00);

十二时辰与地支_地支时辰表_地支相害地支相破

寅时,优雅叫法【平旦】,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03:00-05:00);

卯时,优雅叫法【日出】,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05:00-07:00);

辰时,优雅叫法【食时】,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07:00-09:00);

巳时,优雅叫法【隅中】,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09:00-11:00);

午时,优雅叫法【日中】,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11:00-13:00);

十二时辰与地支_地支相害地支相破_地支时辰表

未时,优雅叫法【日昳】,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13:00-15:00);

申时,优雅叫法【晡时】,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15:00-17:00);

酉时,优雅叫法【日入】,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17:00-19:00);

戌时,优雅叫法【黄昏】,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19:00-21:00);

亥时,优雅叫法【人定】,按现在24进制计时是(21:00-23:00)。

在这“十二时辰”中,就藏着中国古代先民“一日两餐”的秘密!此外,也藏着一个白昼,太阳日出、日中、日昳、日入运行现象规律的秘密!

【食时】——“食时”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坊记》:“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十二时辰与地支,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食时就是古代中国先民“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哺时】——“晡时”一词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古代中国先民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

【日出】——“日出”这个词最早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

地支时辰表_十二时辰与地支_地支相害地支相破

【日中】——《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日昳】——“日昳”这个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日昳”十二时辰与地支,以地支命名十二时辰与地支 十二时辰叫法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一),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

【日入】——“日入”一词似始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日入而说十二时辰与地支 十二时辰叫法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一),许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御左广。”“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代中国人民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它指每日的17~19时。鸡在此时归巢。

“一日三餐”怎么来的?

地支时辰表_地支相害地支相破_十二时辰与地支

殷商时期,中国古代先民们将一个白昼分为八个时段。这八个时段依次为旦(或“明”)、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每段大约隔三个小时,其中“大食”是吃早饭的时间,大致在今天的7时至9时;“小食”即用晚餐的时候,时间一般在15时至17时。可见,此时的中国古代先民们是一天只吃两餐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先民又将八时段裂变为“十二时辰”十二时辰与地支,据《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所记,十二时辰分别为:夜半、鸡鸣、日出、平旦、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其中“食时”、“晡时”则指早、晚餐时候。可见,此时的中国古代先民们是一天依旧只吃两餐的。但是,随后逐渐有了新的说法:据《庄子·内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以及《战国策·齐策四》:“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可见,这时候的中国古代先民们已经有了开始一日进食“三餐”的记录。

先秦时期,据朱熹《集注》:“朝曰饔,夕曰飧”记载。可见,这时候的中国古代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即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第二顿饭亦即最后一顿饭叫“餔食”,称为“飧”。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始于魏晋以后,但真正普及则在隋唐时期。贾岛《送贞空二上人》诗中便有“中餐”:“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白居易的《咏闲》诗中则有“午饭”:“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等等寻常诗词的记载。

据《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我国人日食之次数,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据《清稗类钞·饮食类》一篇名为“圣祖一日二餐”的记录中,康熙皇帝在奏疏里批注了对江南人一日三餐的看法:“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

进入新世纪,一日三餐、四餐……已不在话下。



周易知识库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