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识库
首页 > 周易哲学 > 易经八卦

地理与《易经》的关系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地理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从地理视角解读易经八卦

写在前面的话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理科卷有这样一道分值为5分的选择题,如下: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阳爻” 和“阴爻”,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A.5/16 B.11/32 C.21/32 D.11/16

《周易》就是大家俗称的《易经》,曾几何时被误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书籍,明珠暗投,读者寥寥,乃至无人问津。可是,“是金子总要发光”,无论是深藏宝库,抑或是埋没尘埃,《易经》走进全国高考卷正是为其正名,这也反映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国家所重视。复兴中华,正是从复兴中华文化开始。

事实上,与数学相比,地理与《易经》的关系更为源远流长。今天,笔者就从地理的视角对《易经》中大家所熟知的“八卦”进行解读,与各位同仁一同探讨“八卦”中的地理知识。

01

“地理”与“八卦”的关系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传》:“易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关于“八卦”,同样在《周易·系辞传》中有所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我国古代圣人俯察“地理”始作“八卦”,可见 “地理”与“八卦”早已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提倡“天人合一”,即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而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旨在引导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可见两者在核心思想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从地理角度解读易经八卦,寻找易经八卦与地理学科的交叉点、渗透点,为我们应用地理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思路,进一步体会地理学科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同时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02

从地理视角看“八卦”的产生

“八卦”从何而来?古人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下面我们来逐一剖析。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1

“无极生太极”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

所谓“无极”,并非虚无缥缈、一无所有,而是指事物始生之前的一种本原的状态,而“太极”是一种事物从虚无中始生的阶段,初步具备了该事物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辟地之说,然而地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地理与《易经》的关系,现在看来仍是个谜。依据地球形成的位置,大致分为两大学派:传统学派认为地球形成于太阳系内;现代学派认为地球形成于太阳系外,但无论是哪一学派,地球起源于宇宙空间是毋庸置疑的,宇宙中的星际物质在地核的捕获下最终形成地球。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可以看作是“无极”的,最终衍生出的地球确是万物生存的空间基础,亦可看作一个“太极”,即“无极生太极”。

2

“太极生两仪”

“两仪”就是“阴阳”,其实是说自然事物的两种基本状态,例如人有生死两态、月有圆缺两态等。《易经》中的“阴”和“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两者彼此联系,无法分割。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可以张开双手看看双手中的“阴阳”。《易经》中的“阳”为奇数,“阴”为偶数,人的大拇指只有一个,为“阳”,其余四指是双数,为“阴”;而大拇指有两节,又为“阴”,即“阳中有阴”,其余四指有三节,又为“阳”,即“阴中有阳”。《易经》还强调变化,阴阳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如月有朔望变化,即每个月农历十五左右月亮为望,到了下个月初逐渐变朔,十五又恢复成望。朔望就是这样进行着周而复返的变化。所以古人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的正是“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而又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这一道理。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演变

其实古人很聪明,当时就已有圈层这个概念,他们把地球上的生存环境简单分为天和地。天因为有光照,明亮而温暖,所以为“阳”,地相对昏暗而阴冷,所以为“阴”。这就是“太极生两仪”。

3

“两仪生四象”

“四象”正是“阴”与“阳”相互转化的过程,所谓四象是指少阴、老阴、少阳、老阳这四个形态,阳老而生少阴,少阴长而成老阴,老阴中又生少阳,少阳长而成老阳,如此循环往复,事物才能得以不断生长与发展。

《易经》中常把“光热充足”定义为“阳”,“光热匮乏”定义为“阴”。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两种地球运动的视角来剖析“两仪生四象”。

1“地球自转”与“四象”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伏羲那个时代并没有准确的计时器,所以古人只好把一天分大概为了清晨、正午、黄昏、午夜四个时间段。而太阳的位置就成了古人确定时间的重要参照物。从“地球自转”角度来讲就是“太阳的视运动”。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

清晨,此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天空逐渐明亮暖和起来,但此时太阳高度角较小,由于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地面很多地方还处于阴影之中,相对较暗,且地面经过一晚上的散热,相对来说是较冷,故此时天为“阳”,地为“阴”,即为“少阳”。

正午,即一天中当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天和地都热了起来,光热条件都是全天中最充足的时段,天和地都为“阳”,故为“太阳”。

黄昏,太阳即将落至地平线以下,天空首先变暗变冷,而地面由于还存在地面长波辐射,相对于天空来说热量较高,即天为“阴”,地为“阳”,故为“少阴”。

午夜,地面热量通过地面辐射也逐渐消耗殆尽,温度逐渐降低,天和地为“冷”,天地都为阴,故为“太阴”。

2“地球公转”与“四象”

与一天可以分为清晨、正午、傍晚、午夜四个时间段相对应,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古人认识四季当然不会像现代人那样知道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导致的结果,他们只能凭着感知来感觉,比如气温的高低、一天的长短等等。在四季中,最具有意义的应该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演变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长短大致相等,气温回升。春季万物复苏,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逐渐增加,光热条件逐渐变好,所以谓之“少阳”。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昼最长,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故夏季为一年中光热条件最好的季节,夏季万物竞长,所以谓之“太阳”。

秋分太阳又直射赤道,昼夜长短相当,光热条件较夏季有所下降。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昼长逐渐缩短,气温开始降低,所以谓之“少阴”。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昼最短,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故冬季为一年中光热条件最差的季节,冬季万物沉寂,故谓之“太阴”。

四季就如此轮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就在这一循环中不断发展,故称《易经》为“自然之理”一点儿也不错。

4

“四象生八卦”

《易经》是源于对自然发展而创作的,其实“八卦”也就是四季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分别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我将“四象生八卦”分为“天篇”和“地篇”来进行阐释。

01

“天篇”

无边无际的天,如何能用几条线来表示呢?古人很聪明,之前提到过,他们很早就有了圈层的概念,伏羲氏把天分为了上、中、下三层,天上动则为泽,天中动则为火,天下动则为风。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

天(乾):那么天是按什么标准来分层的呢?其实伏羲氏的想法很简单,他把有云分布的部分定为上层,近地面多风的部分定为下层(实际上高空风力更强,但由于古人认知的局限性只是把人们感受到的风多的部分定为下层),剩下的部分则为中间层。故我们称之为“三划定天”。正所谓“天道刚健,运行不已”。在构成宇宙的阴阳两极中,“阳”具备“刚健”的本质。“乾”恰好是指日出的光气舒展的形态,即阳气汇聚的状态,故用“乾”代表“天”。

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

我们下面从上到下来看看天的每一层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卦象的变化。

泽(兑):刚刚提过,天最上一层是有云分布的部分。由“阳爻”变为“阴爻”可以想象成由“一团云”变为“两团云”,它们慢慢相遇,相遇的瞬间,天空变暗(即由阳转阴),接着云层变厚,形成降水。《气象学》中对一般性降雨是这样界定的: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的水滴)所组成的云称作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易经八卦演变,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就会降雨,这一过程被我们形象地称为“成云致雨”。上古时期,对尚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们而言,降雨就如老天布施恩泽一般地理与《易经》的关系,使农作物受到滋润,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喜悦的事啊!“兑”字加上个竖心旁就是“悦”,故用“兑”代表“泽”。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火(离):看到了“火”的卦象易经八卦演变,大家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火是天空中的呢?而不是地上呢?”其实古人心智未开,对火崇拜而恐惧,可以说是不会随便生火的。只有在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烟筒上炊烟袅袅,烟升至半空中,我们远远看去就知道大家在生火煮饭。此时的太阳也正位于西方天空不高的位置,恰好处于“天的中间层”,故天的中间层变化即为“火”,而此时的太阳即将落下“离”去,故用“离”代表“火”。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风(巽):刚刚提过,天最下一层是人们能感受到有风吹过的部分,故下层动则为“风”。众所周知,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是指空气流动的现象。风是无形无体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判断树叶摆动与否推断是否起风,事实上空气充满了世界各个角落,所以风也是无所不入的,哪怕只有一个狭小的缝隙,风也能钻进去。“巽者,亦无所不容”,故用“巽”代表“风”。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

02

“地篇”

与“天”同理,伏羲氏把“地”也分为了上、中、下三层,但由于“地”是不连续的,所以是断裂的三层,地上动则为山,地中动则为水,地下动则为雷。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

地(坤):刚刚我们提到“地”也划分成三层,但这三层是不连续的,那么为什么说是不连续呢?相信大家都去过峡谷游玩,很多峡谷都有“一线天”景观,下图(上)是笔者本科地质实习期间去重庆金刀峡“一线天”所拍摄的照片,可见“地”的上层有不连续的地方,即“地上动”;而在有河流发育的地方,流水侵蚀作用会不断地下切河谷,破坏了原先地貌的完整性,其空间位置位于“地”的中层,即“地中动”;相信大家对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记忆犹新,地震造成的地面断裂深入地下,可见“地”的下层也存在不连续的可能性,即“地下动”。正是由于“地”是断裂而不连续的,所以“地”才可以厚德载物。无论是房屋、树木,还是山河、冰川,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填埋于地下被大地容纳。大地的气势宽厚而和顺,即 “地势坤”,故用“坤”代表“地”。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与“天”一样,“地”我们也从上到下来讲其每一层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卦象的变化。

山(艮):所谓“山”,是指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我们学习地理,知道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且相对高度差在200米以上的高地, 具有起伏大、坡度陡峭、呈脉状分布的特点。山是动态变化的,它是内外力作用呈阶段性交替演化而成的结果。内力作用短时间快速将地表抬升,外力作用长时间缓慢风化和侵蚀山体易经八卦演变,最终使山体相对静止。“艮”本意止息、歇息,引申为保护。其卦辞是“艮其背,不获其身”,就是“只注意保护背部而不保护全身”,指代人们无法看到事物的整体或全局。山是很庞大的,我们步入其中,无法全面地看清整座山,只能看到其局部,故用“艮”代表“山”。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水(坎):大家把这个卦象旋转90°,正好就像“水”的汉字,这就是“水”字的原型。古代没有我们现代先进的钻地工具,也没有探测地震波的仪器,故只能在地表上进行简单的分层。所以“地”中层恰好就是河流所在的位置。刚刚提过,“地中动”就是指在河流发育的地方,流水侵蚀作用会不断下切河谷,从而破坏了原先地貌的完整性。还记得河流曲流段的地貌吗?河流的凹岸遭受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坎”字做一拆分,即“土”与“欠”,“欠土”即凹陷,是流水的外力作用把凹岸的土侵蚀后搬运至凸岸堆积,进而使河流的横剖面形成凹陷,故用“坎”代表“水”。

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图解

雷(震):与“火”相似,看到了“雷”的卦象,大家又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雷不是天空中的吗?怎么到地下打雷了?”其实还是那句话:古人心智未开,他们对自身不了解的东西很惧怕,本来雷在天空中没什么可怕的,但是一旦雷打到了地上,就会瞬间地动山摇,这让古人很害怕。古人认为“天”是稳定的,“地”是不稳定的,所以古人认为不稳定的雷是来自于“地下动”。打雷时往往会有闪电伴生,天空一闪一闪的,好似地面产生了震动,于是古人就认为雷响的声音是因地下震动而产生的,故用“震”代表“雷”。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03

从地理视角看“八卦”的应用

1

时间尺度:“四季”与“八卦”中的自然现象

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

如图所示,伏羲氏当年大概处于淮河中下游流域附近,当时全球气候正值第二次温暖期,故伏羲氏所在地应四季分明。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春季代表:“水”和“风”

伏羲氏所处的地方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当时淮河流域所种植的为单季稻,春季恰值播种时节,而水稻在播种时期对降水的需求很大,故古人在春季就特别渴望河流的水能够充足,故“水”为春季代表。

正如大家这两天的感受一样,春季为多风的季节。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北半球的气温逐渐升高,而强劲的冷空气还未退去,因此春季冷暖空气频繁相遇,两者相互扩散流动就产生了风,从而春季多风,故“风”为春季代表。

夏季代表:“泽”和“天”

夏季为四季中最热的季节,由于伏羲氏所在地为季风气候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此时该地区受携带太平洋水汽的夏季风影响,故夏季多雨,故“泽”为夏季代表。

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古人所能看到太阳的时间最长,此时“天”最长,且阳气最重,故“天”为夏季代表。

秋季代表:“雷”和“火”

由于该时段处于地球第二次温暖时期,而在夏末秋初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方气温逐渐降低,冷空气开始形成并逐渐南移,大气层结不稳定度逐步增大,冷锋所产生的雷暴天气较多,所以秋季多雷,故“雷”为秋季代表。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成熟的庄稼为土地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毛毯,如火一般燃烧着大地,家家户户都粮食满仓,人们高兴地开灶做饭,秋季多生火,故“火”为秋季代表。

冬季代表:“山”和“地”

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地万物都在变化,一片沉寂。而万物中往往是山上率先产生变化。一旦山上有雪,或者雪线下降,都能最快引起古人的关注,冬季古人多关注“山”与“地”, 故 “山”与“地”为冬季代表。

2

空间尺度:“八方”与“八卦”中的自然现象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

“八卦”不仅与时间尺度中的“四季”息息相关,它在空间尺度上还可以反映古中国的环境概况。伏羲画卦台位于河南淮阳宛丘湖的一个小岛上,相传伏羲正是在这里描绘出了先天八卦图。

易经八卦图解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演变

南、北:人们买房子都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户型,古时候帝王的龙椅也是“坐北朝南”的,其目的是这样布局,皇帝面对百官的殿外就是“天”,而背对坐着就是“地”,故 “南”方为“乾”, “北”方为“坤”。

西北:我国西北地区多山地,故“西北”方为“艮”。

易经八卦演变_易经八卦算命生辰八字_易经八卦图解

西:我国西部地势高,多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故“西”方为“坎”。

西南:西南地区多风,尤其是云南洱海到下关一带,由于地处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狭长的山谷之出口,狭管效应显著,冬春盛行的平直西风和夏秋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便通过山谷进入,形成了冬春的西风和夏秋的西南风,风力强劲且大风天数多,故“西南”方为“巽”。

东南:“泽”有水聚汇处之意,而中国降水的空间规律就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方受夏季风影响最为显著,降水丰沛,故“东南”方为“泽”。

东:“离”,也指太阳,属火。太阳从东方升起,就意味着要向西方而离去,故“东”方为“离”。

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大兴安岭等地,多轰隆的火山雷鸣,故“东北”方为“震”。

结 语

以上的解读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同仁们对“八卦”也会有其他的解读。笔者在这里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各位同仁充分发挥各自的地理思维,期待着大家能从地理视角对“八卦”、对《易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为深刻的解读。

审核 薛光辉

编辑 武 鹏

持续关注

空‖中‖课‖堂‖系‖列

经‖典‖模‖考‖试‖题

地‖理‖文‖章‖推‖介

龙城地理

扫码关注

空中课堂

在线学习



周易知识库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